张女士52岁,饱受潮热失眠困扰,医生建议激素治疗。听说有两种方案,一种会定期“来月经”,另一种则不会。她犹豫了,“医生,是不是来月经的方案更好?说明我还没老?对身体恢复更有利?”
这种疑问在更年期门诊非常普遍! 关于激素替代治疗(HRT)中“来月经”与“不来月经”的方案选择,很多女性朋友存在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疑惑,告诉大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更适合”!
一、揭开面纱:何谓“来月经”方案和“不来月经”方案?
更年期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直至缺乏。因此,更年期激素治疗的核心是补充身体缺乏的雌激素。有子宫的女性之所以添加孕激素是为了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防止内膜过度增生甚至癌变。
1.“来月经”的方案临床上也称之为序贯方案,其原理就是模拟女性年轻时的生理周期。雌激素每天补充,不间断,每月添加孕激素10-14天。
(通常按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计算)
为什么会“来月经”? 在停用孕激素后的几天内,由于孕激素撤退,子宫内膜失去孕激素支持而脱落出血。这本质上是一次“药物撤退性出血”,并非真正恢复卵巢功能后的自然月经。
2.“不来月经”的方案临床上也称之为连续联合方案。其原理是每天同时、连续地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于切除子宫的女性,只补充雌激素即可,因为没有子宫内膜,所以不用添加孕激素。但若因子宫腺肌病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子宫,初始2年还是需要加孕激素的,具体情况需经专科医生评估。
(通常按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计算)
为什么“不来月经”? 持续存在的孕激素抑制了子宫内膜的增生,让它处于稳定、萎缩的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
二、核心解答:哪个方案“更好”?看关键指标!
误区:“来月经=更年轻/身体恢复更好”;“不来月经=效果差/对身体不利”。
真相: 两种方案在缓解更年期核心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情绪波动)、保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改善泌尿生殖道健康方面的效果是相似的!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其中一种方案在改善整体健康方面优于另一种。
选择的核心依据是个体情况、治疗目标和个人意愿。
三、医生如何帮你选择?主要看这几点!
1.绝经状态和时间
围绝经期或刚绝经不久(通常指绝经1年内): 子宫内膜对激素仍有一定反应能力,采用“来月经”的序贯方案更符合过渡期的生理特点。
绝经时间较长(通常指绝经1年以上): 子宫内膜相对萎缩,此时过渡到“不来月经”的连续联合方案是更合适和常见的选择。
2.个人意愿和对出血的接受度:
能接受周期性出血: 选择序贯方案。
非常厌恶或不能接受任何出血(比如工作、生活不方便,或有心理负担): 连续
联合方案是首选目标。 需注意,方案转换或初始使用连续联合方案时,前几个月可能有少量不规则点滴出血(适应期),但绝大多数女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达到完全不出血的状态。
四、总结: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来月经”不是治疗目的,也不是衡量疗效的标准!
激素治疗的最终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远期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病风险控制),并兼顾子宫内膜的安全。是否出现周期性出血只是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导致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必纠结于“来不来月经”的表面现象,关注治疗带来的实际获益和长期安全性(尤其是子宫内膜保护),才是根本所在!与您的医生充分沟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年期保健门诊健康小贴士
Q:常见的更年期症状有哪些?
A:常见的更年期症状有潮热、出汗、失眠、焦虑、抑郁、骨关节痛、心悸、阴道干涩、性交痛及反复尿路感染等。
Q:女性多大年龄绝经才算正常?
A:我国约90%的女性在45至55岁之间绝经。女性若在40岁之前绝经,临床上称之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40至45岁之间绝经称为“早绝经”。POI和早绝经都是不正常的。极少数女性在55岁以后才会绝经,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这种情况可视为正常。然而,若女性在接近60岁时仍未绝经,则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Q:更年期可以熬过去吗?
A:尽管更年期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它可能伴随多种健康风险: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骨密度可能减少,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自然绝经后的女性心血管事件(如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高于绝经前的同龄女性。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腹部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绝经前上升。绝经管理的理念是在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的同时,“治未病”。所以,更年期不能熬。
Q:怀疑自己更年期了怎么办?
A:到更年期门诊就诊。我院更年期专科门诊成立于2002年,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科门诊。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名。其中,有2名副主任医师曾分别赴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妇科内分泌。
Q:如何预约更年期门诊的号?
A:“健康山西”APP平台自行预约。温馨提示:请携带近期体检报告或化验检查结果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