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为“社会共治,消除肝炎”,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筑牢病毒性肝炎防控防线,助力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作为高发的病毒性肝炎之一,其传播与防控关乎每个人的健康。
一、认清乙肝传播途径,远离感染风险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明确,主要包括:
? 母婴传播:这是我国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乙肝病毒携带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不过,通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等规范阻断措施,可大幅降低传播风险。
? 血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以及文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可能导致病毒通过血液传播。
?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存在感染风险。多个性伴侣或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感染几率更高。
需要明确的是,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普通接触(如握手、共餐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无需过度恐慌或歧视患者。
二、乙肝防治重点人群
? 新生儿:是乙肝防控的重中之重。我国实行新生儿免费接种政策,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各接种一剂,接种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 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补种,避免成年后暴露于感染风险中。
? 高危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乙肝患者家属、长期接受透析治疗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需根据自身情况加强接种。
三、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乙肝疫苗通过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抵御乙肝病毒侵袭的保护率可达90%以上,且接种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推广疫苗。
60μg乙肝疫苗为什么被称为打工人的“快充救星”,可以为成年人提供高效防护?
60μg乙肝疫苗接种快、效果猛、超省心,直接解决痛点。突发乙肝暴露,疫苗必须“抢时间”。对于成年人而言,血液、体液接触都可能带来感染风险(如意外扎伤、不洁纹身或美牙、共用剃须刀等)。一旦感染,可能引发急性发作,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24小时内的“黄金自救期”需及时阻断,而乙肝疫苗是成年人值得投资的健康保障,尤其适合经常熬夜、出差应酬的人群,早接种早安心。
哪些情况需要赶紧打60μg乙肝疫苗?
1.突发后暴露:比如医护的职业暴露、伴侣查出乙肝阳性等;
2.抗体检测后发现抗体滴度<10mIU/ml,尽快补种;
3.懒人专属:不想折腾3针的,直接选60μg,少挨针还省时间。
60μg乙肝疫苗有哪些显著优势?
全程1针即可完成接种(普通疫苗需3针),1-2个月就能建立防护;单针高剂量可快速刺激抗体产生,特别适合紧急暴露后补防护或成年人抗体不足的情况。虽价格相对较高,但高效便捷,关键时刻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四、科学防控,共筑无“肝”扰的未来
乙肝虽有威胁,但可防可控。除接种疫苗外,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进行有创医疗操作时选择正规机构;倡导安全的性行为等。
让我们共同关注乙肝防控,主动了解自身抗体情况,及时接种或补种疫苗,用科学防护守护自己和家人的肝脏健康,携手推动“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