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去玩蹦蹦床!”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病房里,5岁的雯雯(化名)开心地搂着妈妈,提出了自己小小的心愿。两天前,一枚特殊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温柔闭合了她心脏上的小缺口,同时重启了她可以尽情玩耍的健康童年。
随着这枚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精准植入,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团队也顺利完成了省内首例儿童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一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省内儿童先心病可降解介入治疗的空白,将引领山西省儿童心脏介入治疗步入“无痕介入时代”。
可降解创新技术 守护童真心跳
活泼好动的雯雯1年前与伙伴玩耍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的情况,父母随即带孩子来到医院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提示,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继发孔),雯雯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然而,面对手术方案的选择,雯雯的父母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孩子年纪这么小,我们实在不忍心让她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开胸手术。”雯雯的母亲眼含泪光说道,“但介入治疗使用的金属封堵器将永久留在孩子体内,这会不会影响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举棋不定,进行了多方打听,然后向术者团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国内已经有可吸收封堵器,我们也决定选用,我们想给孩子最好的治疗。雯雯入院后经过严谨的术前评估和多学科讨论,在超声科医生、麻醉师以及介入科全体同仁的大力协助下,我院心胸外科马新平医师团队采用全新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为雯雯顺利实施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为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特别邀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奋教授现场指导。
手术过程很顺利,在经胸超声引导下,一朵“会消失的”封堵伞通过超细导管被精准输送到房间隔缺损位置,伞面展开后完全覆盖缺损部位,即刻超声显示分流消失,封堵成功。
术后超声
术后雯雯无任何不良反应,两天后顺利出院。而那枚小小的"心脏保护伞"将默默守护她的心脏修复进程,待使命完成后便会悄然降解,最终为雯雯留下一颗健康有力的心脏,让她能够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科普小贴士
关于房间隔缺损,家长需要知道:
1.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缺陷,指的是分割心脏左右心房的那面“墙”(房间隔)上存在一个或多个孔洞,导致血液异常分流,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2.房间隔缺损有哪些症状?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取决于缺损的大小、部位、分流量、年龄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等。
·缺损<5mm 可长期无症状,成年后可能出现浑身乏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缺损≥5mm 较早出现症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发育迟缓、经常感冒、感染肺炎等症状,影像学的检查往往提示有右心房、右心室的增大。
3.房间隔缺损必须进行手术吗?
- 小于5mm的缺损可能自愈
- 大于5mm或伴有症状则需要干预,如孩子出现反复肺炎、生长迟缓、活动后蹲踞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
- 最佳手术年龄2-6岁
4.房间隔缺损治疗方式有哪些?
l 外科开胸治疗:需切开胸骨,暴露心脏,随后进行缺损部位的修补,创口较大、恢复周期长,适用于复杂先心病或介入治疗无法处理的病例;
l 介入封堵:经股静脉路径,通过一根微细导管,将特制封堵器送达房间隔缺损处进行封堵,全程无需开胸,微创治疗,恢复时间短。
介入多元选择,金属封堵器应用广泛,但金属不可降解,会终身留存心脏之中;新型可降解封堵器,植入人体完成缺损封堵后,一年左右可安全降解,无金属支架残留,身心无负担,尤其适合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未来生命周期长,获益更长远。
5.术后会影响孩子未来生活吗?
介入治疗后,孩子可正常上学、运动(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之后每年一次。
医生寄语:"当看到患儿术后绽放的笑容,我们更加坚信医学创新的意义。这例儿童可降解房缺封堵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更为山西先心病患儿带来了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治疗选择。我们将继续以匠心守护童心,用技术创新托起孩子们的健康未来。"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