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晋源院区   >  

晋源院区

薪火相传,破茧成蝶,我在省儿医气管镜培训的那些日子

交城县医疗集团儿科医生 乔经纬    2025/6/16 11:27:32    

周一的清晨,当我例行穿着隔离衣,在充满紫外线味道的气管镜室敲下报告的最后一行字时,才猛然发觉,自己从山西省儿童医院气管镜培训学习毕业已整整一年了。

第一次接触到儿科支气管镜还是大学实习的时候,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深入了解的机会。从那时起,儿科气管镜作为一种能够深入生命核心地带、兼具洞察与拯救力量的神奇技术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交城县医院儿科工作,在基层临床历练6年后,前往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进行过短暂的进修学习。清晰地记得,当时该科刘丽平主任和崔捷主治医师为一名溺粪患儿开展的紧急气管镜下灌洗治疗,让我真正见证了儿科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

随着支原体感染患者的逐年增多,科室收治的肺炎病人中出现了大量黏液栓堵塞,肺不张、影像吸收差需要灌洗的患儿,作为基层医院的儿科医师,深感熟练掌握气管镜治疗手段、有效应用到儿科临床已迫在眉睫。 

2023年,国家卫健委组织了儿童气管镜培训学习,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气管镜培训基地开启了为期半年的紧张学习。期间,刘丽平主任和科室前辈对学员们悉心关爱,在学习生活上都给予我们暖心的帮助和指导。从基础理论开始,一笔一画勾勒气管树图形,手把手一步一步认真教导。

500.jpg

通过纤细的镜子,气管、支气管的实时动态画面呈现眼前,立体、鲜活的腔内视野,让初识者无不惊叹于医学工程的精妙与人类智慧的创造力,更仿佛在体内进行一场微观探险,这是传统影像不能给予的震撼。

半年时间里,我从一脸茫然的初学者,到逐渐认清了每个肺段;从持镜过鼻道,再到过声门,到能独立完成精准卡位和灌洗;一步一步地探查感染病原、取出异物、清理脓痰等等逐一掌握。同时也对气管镜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它不仅能在毫米级的气道内拐弯、前进,稍有不慎也可能损伤血管或管壁,故而手眼协调堪比“微雕艺术”,术中必须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缺氧、出血、气胸情况,所以操作者必须做到精准高效,精益求精。

学成归来,我与同事们正式将儿科气管镜的灌洗治疗纳入呼吸道疾病诊疗中。一年来,已独立完成92例气管镜治疗,最小患儿仅1月龄。在此期间,每次遇到问题困惑和疑难杂症,刘丽平主任团队就会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有力提升基层医院技术水平。

500(2).jpg

每一次技能的精进打磨,都是对自我的成长、超越和蜕变。如今,当我站在操作台前,都会想起学习经历的每一幕,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一根细镜入肺腑,眼见为实治沉疴。气管镜既是医生的‘第三只眼’,更是危难时刻的‘救命管道工’。”通过这双眼睛,仔细探寻每位患儿的病灶,保障孩子生命健康,是我们儿医人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