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省婴儿胆道闭锁规范化诊疗水平,12月15日,山西省首届胆道闭锁与肝移植学术会议暨山西省第二届新生儿外科疾病培训会在并召开。省卫健委医政处处长舒言,我院副院长李润森、席红卫与来自全省各县市近百余名相关从业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活动由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特别邀请到国内肝病领域权威医疗专家,就胆道闭锁及儿童肝移植的发展与现状、胆道闭锁的规范化手术治疗(Kasai手术)以及小儿肝移植前后的超声检查等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会议当天下午,我省胆道闭锁术后的数十名患儿参加了天使基金会“心肝宝贝、移路童行”义诊活动,我院医务人员为患儿进行了化验检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任秀昀教授为患儿们做了超声检查,天津市儿童医院胆道闭锁专家詹江华主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专家孙超教授与我院新生儿外科任红霞主任现场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解读,给出了专业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建议。
此次学术会议通过深入讲解胆道闭锁的筛查、处理与诊治,使得基层医务人员了解了胆道闭锁的相关知识,更多患儿在基层医院就能够明确病情并及时得到诊治,不仅可有效减少胆道闭锁患儿的误诊率和放弃率,更为我省以后开展小儿肝移植手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胆道闭锁是以肝内外胆道闭锁和梗阻性黄疸为特点的小儿外科常见畸形,其发病率为1/5000~ 1/18000,该病多因胚胎时期肝胆系统发育障碍及围生期感染所致,但在产前难以确诊,葛西(Kasai)手术是该病唯一可以达到自体肝生存的可靠治疗手段,但应用葛西手术治疗的患儿如果以后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就只能通过肝移植来挽救患儿生命,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一般一岁以内就会死亡。胆道闭锁患儿如果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在40~70天之内进行葛西手术,一般50~60%可以获得自体肝生存机会,而不必早期就去做肝移植手术。胆道闭锁可医可治,医生、患儿家长都要转变观念,进行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在三个月之内做葛西手术。
据了解,我国每年胆道闭锁新生儿3000~4000例,葛西手术后超过50%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我国儿童肝移植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才完成第一例成功的儿童肝移植手术,2011年前儿童肝移植手术总例数约为500例,但2011年后病例成倍增长,近几年我国的肝移植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与国外先进水平保持一致,手术成功率高达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