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自2014年发布以来,已历经5次修订,指南的发布给手术室发展提供了标准,指明了方向。每一次新版本的发布,手术室都会开始一系列学习、解读、答惑、改进措施等活动。近日,科室组织全员进行了一场有关2018新版指南的解读,重新认识并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并对工作中的疑惑进行讨论。
本次护理实践指南的解读课程主要是对2018版新增内容进行讲解。五位主讲老师做好了充分准备。吴微微护士长就本次解读实践指南提出了几点要求,强调了指南结合实际工作,实现手术室更好建设的重要意义。
邓慧琴老师首先对《手术室废物的管理》进行讲解:针对日益繁多的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既避免病原微生物传播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也防止医疗废弃物被不法商贩二次利用的可能。邓老师还提出“院感无小事,医疗废物管理莫忽视”。成妙燕老师进行了《巡回和洗手护士职责》的解读,在我们工作中烂熟于心的巡回和洗手护士职责,《指南》对每一个简单的要求都隐藏着诸多知识,对容易忽略的细节给予讲解解答。李洁老师解读《气压止血带》中每个细节的斟酌,以及如何评估手术、评估病人,仪器设备的检查,正确的使用气压止血带。一点一滴的细节都体现出我们的专业,严谨的操作,专业的知识。
李昕老师解读了《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文字不多,字字有力,详细讲解了每个安全目标的具体工作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是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点。我们必须牢记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王心磊老师解读《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术中护理》,让护理回归本源,将专科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作了精彩讲解,使我们明白,我们不仅帮助患者治愈疾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给予干预。
继《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解读之后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提升手术室护理理论和操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手术室于10月22日进行了《手术室护理指南》讲课比赛。此次比赛由护士长吴微微主持,共有21位不同层级的手术室护士参加。
参与比赛的选手对此次比赛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分别从电外科、手术隔离技术、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无菌技术、手术体位、降低手术室针刺伤率、十大安全目标、清点意外情况的处理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在有限的8分钟内,选手们运用多媒体将指南内容跟自身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了规范化、专业化演讲,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生动形象。
通过护理实践指南的解读以及讲课比赛,手术室护理人员得到了一次学习及锻炼的机会,大家对《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在本科室的落实和推广,对强化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精神,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