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肠道微生态
国际肠道微生态高峰论坛于1日下午至2日上午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基因组学、中医学、消化科、口腔科、普外科、新生儿外科、心内科、呼吸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新生儿内科和新生儿外科等不同领域约近30名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参会嘉宾,此次会议由我院马兰副院长致开幕词,在论坛主席军事医学科学院张成岗教授、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婷教授和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丁文京教授主持下,针对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各个系统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及相关研究进展的专题进行了研讨。 马兰副院长致开幕词 1、张成岗教授 大会首先由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十一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成岗教授及我院马兰副院长致开幕词。之后张成岗教授通过自己在部队多年从医及保健的经验讲述了肠道微生态正在成为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让与会学者认识了肠道微生态对我们日常生活健康和慢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性。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和慢病防控的讲座受到来自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2、张婷教授 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儿科营养支持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张婷教授讲述了粪菌移植治疗儿童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单中心经验,为与会学者提供了治疗儿童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新的经验和思路,更加坚定了大家治疗儿童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信心,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受益。 3、丁文京主席 北美医学基金会和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主席,美国波士顿大学健康科学专业博士,美国农业部人类抗衰老营养研究中心博士后副研究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功能性胃肠病专项基金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丁文京博士,介绍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让大家了解到了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的焦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这一新的研究热点话题,为以后研究诸多慢性疾病和肠道微生态的诊断和和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技术。 4、冯五金教授 山西省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原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五金教授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儿童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相关理论,认为中医辨证与肠道微生态完美的结合为人类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在场的学者们讲述了如何做一名现代中国医生,现场反响强烈,引起了共鸣。 5、武彩莲 解放军杭州疗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学分会委员兼任学会秘书武彩莲,从肠道微生态营养学的角度、保健的角度为大家生动的讲解了肠道微生态营养技术在临床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让大家感受到了肠道微生态营养技术与慢病预防与保健密不可分。使与会学者认识到肠道微生态营养技术在慢病(肥胖、三高等慢性代谢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开阔了大家的视野。 6、赵焕铸 微生物学博士,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专委会委员赵焕铸讲述了目前市面上最热门的酵素的相关知识,结合自身患癌4年多的心路历程,讲述了酵素对他及周围亲人朋友的帮助影响,令与会学者重新认识了酵素,重新认识了生命。 7、韩振国教授 山西大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卫计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山西省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免疫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韩振国教授讲述了顽固便秘的综合治疗,从顽固便秘的机制、分类、原因、诊断、治疗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让大家认识到了顽固便秘的危害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治疗顽固便秘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顽固便秘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8、栗东芳 深圳市微健康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部主任栗东芳主任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下的儿童微生态研究,从人类基因组学领域介绍了儿童肠道微生态的相关知识,为今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基因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9、马兰副院长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山西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口腔医师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口腔学组委员马兰副院长,讲述了慢性口炎与肠道微生态研究,详细讲解了口腔疾病尤其是口腔炎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联系,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口腔保健不但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而且与全身慢性疾病的防控密切相关。 10、李亚蕊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务委员,儿科学会免疫组委员,北儿集团特聘专家,山西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医科大学儿科系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学术会委员,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脏风湿科主任,山西省卫生厅"优秀名医"、"名优专家"李亚蕊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各种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让大家从此在临床中能更加从容、合适、准确的应用微生态制剂,造福广大患者。 11郝国平教授 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血液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郝国平教授,阐述了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的关系,令大家耳目一新,为大家从此预防、治疗肿瘤这种不治之症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和举措。 12任红霞教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委员;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理事;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人选;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泌尿外科主任任红霞教授从外科角度讲述了肠道微生态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的关系,从几例临床典型病例的分享令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的凶险及危害。 13赵青教授 山西省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儿科消化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小儿;消化微创学组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赵青教授从肠道微生态方向阐述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让大家认识到了肠道微生态的维护对预防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 14张康玉主任 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内门诊主任,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华北大区儿童遗尿症诊疗协作组专家,山西省医学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健康学组组长,山西省女医师协会科学普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预防医学会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康玉教授为大家生动讲述了肠道微生态与肠粘膜免疫的关系,令大家重新认识肠道微生态这一重要器官对人体的关系。 15张改秀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委员。山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张改秀教授带病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儿童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肥胖这一热点话题也引起了现场的强烈共鸣,与会学者重新认识了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的机制与肠道微生态在肥胖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张改秀教授带病坚持完成演讲也令人钦佩不已。 16薛萍主任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全国儿科呼吸微生态协作组成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母婴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新生儿复苏项目省级师资,太原市医学学科带头人薛萍主任讲解了肠道菌群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令大家认识到了肠道微生态的维护对预防及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作用。 17、张杏莲 山西省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皮肤病与性病委员、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女医师协会委员,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专家张杏莲副主任为大家讲解了皮肤微生态与皮肤屏障免疫功能,从专业角度讲述了皮肤保养相关的知识,令大家受益匪浅。 18张新华 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张新华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肠道微生态在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中的研究,让大家重新认识到了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以及肠道微生态在预防及治疗新生儿黄疸当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 19张小学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外科,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小儿泌尿学组委员,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肠道微生态专家顾问,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男科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张小学生动形象的讲述了肠道微生态与儿童功能性排尿障碍的研究进展,让大家对排尿障碍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突出了肠道微生态在治疗儿童功能性排尿障碍的优势与作用。 本次论坛首次实现‘跨专业,跨学科联合,整合肠道微生态与临床疾病’。整个开会期间,现场座无虚席,更吸引了多位外国专家参会学习,很多专家站着听完五六小时的讲座,会后各专家纷纷合影留念,期待下一次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