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强调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卫生部在落实方案中指出:农村卫生是全国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不仅表现在缺药、缺设备,更重要的是缺人才、缺技术。近年来,为解决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国家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积极动员和支持大城市里的大医院派人下乡送医、送药、送技术、送设备;开行3趟给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的“健康快车”等。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联合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这一系列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活动深受百姓欢迎,并在落实“建立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工作制度;推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巡回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和落实财政经费保障措施”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在落实“对口支援”活动中雷厉风行、注重实际,他们以“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要求,根据自身实际,倾全力支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导向,要求全体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在圆满完成《三年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认真落实好“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的各项举措。
近年来,该院领导曾多次前往全省几十个县人民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和上百个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调研、帮扶,均圆满完成了“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工作。在院内还开展多种活动、采取了各种措施,把扶贫济困工作落到实处。仅2010年以来,就有256名患者享受医院制定的“六免六减半”措施资助,减免医疗费用108067元。医院还与共青团山西省委共同联合开展了“希望工程—心希望”项目,为贫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提供了250万元的资助。同时,积极开展的“微笑列车”公益活动,已连续三年免费为贫困儿童治疗唇腭裂500余例,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扶贫济困、无私奉献……在该院蔚然成风。
10月26日,医院领导在完成对天镇县米薪关镇胡家屯村的“结对”帮扶任务后,白继庚院长顾不得劳累,又与医院各位领导进行了研究。白继庚院长认为:“对口”支援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援助者对基层情况的掌握及采取的举措是否符合当地实际需求。否则,只会治标不治本,难以达到真正援助的目的。所以,他们在进行每一项工作前都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做最有发言权的人、办最恰当的事。所以,他们要通过调研,然后根据应县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倾全力进行帮扶,并拿出具体计划。白继庚院长与班子成员意见达成一致后,他迅速前往新绛县妇幼保健院参加活动,而由胡建国书记、郭大民副书记、邱运树、陆素琴、刘志平副院长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前往应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调研。
对于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来说,应县人民医院并不陌生,近年来,两院有着较密切的工作联系,由于全省第一家“远程医疗网络中心”设在省儿童医院妇幼院,而第一个基层网点就设在应县人民医院,白继庚院长、胡建国书记、邱运树副院长等院领导和专家们曾多次来该院指导远程医疗工作。通过远程医疗网络系统清晰的图像、流畅的语音,患者和专家如同身处一室,各种医学影像、资料、数据均能实时异地共享,使患者在当地就得到了数百公里外的省级专家的精心诊治,既节约了开支和时间,又使疾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让基层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同时也促进了基层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已累计接诊患者达到360余例,并请山医二院专家会诊病人210人,受到了专家、患者以及基层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目前,省级专家库已达到156名专家,专业包括儿内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生殖感染科以及妇女保健、青春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保健、儿童发育行为等妇幼方面的全部科室。同时,以县级人民医院医疗人员为基础,组建了60多名县级专家队伍,用于支撑各乡级会诊中心。
通过远程医疗会诊,不仅解决了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利于省级医院医疗资源的二次利用,有利于县乡两级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生医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省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交流,有利于解决农村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带动当地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实事、大好事!
10月26日上午,当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领导一行来到应县人民医院时,都有着像回到家一样的感觉。老朋友们一阵寒暄之后,章利清院长、霍昶副院长向省儿童医院妇幼院的领导汇报了近年来医院的发展建设情况。
应县地处塞外高原,位于山西北部。面积1661平方公里,辖3镇、16乡、321个行政村、391个自然村。总人口2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万人,应县人民医院是当地唯一一所为广大百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的县级综合医院。该院占地面积1.9公顷,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由住院楼、门诊楼、辅助楼等组成,设计床位150张,实际开放床位110张。全院现有职工300余名,开设内、外、妇、儿、中医、放射、检验等医疗医技科室32个。有高级技术职称6名,中级123名。医院固定资产400余万元,有价值3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多年来,为保障应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显著成绩。为了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现在医院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尽快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这也是该院从领导到广大员工多年来的愿望。
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胡建国书记、郭大民副书记、邱运树、陆素琴、刘志平副院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听取了该院情况汇报后,又考察了该院外科、内科、妇科、儿科和医技科室等。考察中,大家与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了交谈,并查阅了该院病历。各位领导按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领导表示:应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有了很大发展,一所投资近亿元的综合大楼正在建设中,很快就会有新建的三万平米的医疗用房投入使用,硬件设施、发展潜力十分看好。虽然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有一定的专科局限性,但有决心、有能力,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省级大医院的优势,将全力帮助、支持应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建设和达标上等工作。医院会根据需要派人前来进行工作指导,并且县医院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派人前去省儿童医院学习。只要医院有需求、有计划,省儿童医院、妇幼院就会倾全力地帮助扶持。各位领导还根据调研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积极引进人才、规范管理、整章建制、人员培训等:“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有什么需求就提出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每个字都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饱含着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广大员工的满腔真诚和责任心!
近年来,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连续不断派遣医生前来指导工作、培训人员,对该院儿科、妇产科及医技科室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该院,常年都驻有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她们早已与该院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就如同兄弟姐妹一样。说起支援医生的作用,章利清院长、霍昶副院长连声说好。有省妇幼儿童医院忘我的支援,该院相关专业水平提高和人员成长很快,许多过去只有大医院才能开展的手术、诊治的疾病,现在该院医生单独或在省儿童医院、妇幼院医生的指导下即可在本院完成。对缓解患者“看病难”,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开支,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次调研考察中,医院领导又看望了正在该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的儿内科张俊艳主治医师和彩超室杨培枝医师。院领导亲切询问了她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表示医院会尽力帮助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令远在他乡的员工十分感动和鼓舞。同时也要求她们以基层医院为家,更加努力地把省儿童医院、妇幼院的好作风、好品德、好技术、好服务,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到基层,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通过‘对口’支援,一定要让应县人民医院的各项工作走在同级医院的前头,要为保障基层百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省儿童医院妇幼院的全体员工与应县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携手正在描绘着医院新的明天!
【胡建国书记、郭大民副书记、邱运树、陆素琴、刘志平副院长等听取汇报】
【胡建国书记郭大民副书记邱运树副院长与章利清院长交谈】
【白继庚院长在应县指导远程医疗工作】
【各位领导视察医院】
【各位领导在应县人民医院】
【李润森主任指导病历书写】
【省儿童院张俊艳主治医师为患儿检查】
【省儿医妇幼院杨培枝医师、张俊艳主治医师为患者做检查】
2011.10.31